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打牌子”最终会“捅娄子”

来源:资阳区纪委监委 作者:李秋中 郭淑林 发布时间:2019-07-18

近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学习中央有关制度规定和本《规定》,深入开展对照检查,坚决执行各项规定要求,确保各项制度规定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来源:三湘风纪  2019-07-16)

以领导身边人的名义,打着领导“牌子”办事,其目的无不是奔着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而来,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获得便利,找到捷径,玩的是“权”“利”勾兑的套路。“打牌子”者狐假虎威,欲望膨胀,在非法牟利,权钱交易之路上无所不用其极,不仅违背社会的公平公正,最终的结局是捅下“娄子”,把背后那些明里暗里的领导一起带入“阴沟”。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领导干部位高权重,是干部队伍的“领头羊”,手中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影响力无处不在,尤需以纪律规矩明示,身体力行,让身边喜欢拉大旗作虎皮、“打牌子”捞好处的人无路可走、无门可入。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贪腐大案要案,白恩培的妻子让某商人花1500万买下手镯;“救火书记”李亿龙的保姆利用其影响力敛财20万元;周永康的妻子、儿子先后收受他人财物近1.3亿元……这些身边人打着亲情“牌子”,或提篮子赚得盆满钵满、或递条子要官要爵;或做起了拿钱替人办事、收钱替人消灾的营生,大搞潜规则、行非法牟利之事。他们或为“夫妻档”,或是“父子兵”,或是“兄弟连”,更有“黄雀在后”式的保姆、秘书、司机之流,归根结底是领导干部没有用好手中的权力,对身边人管理不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纵容,甚至是教唆指使,在亲情裹挟之下,“打牌子”者背靠权力肆意妄为,最终捅下娄子,在违纪违法的路上越滑越远,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长此以往,妻子打丈夫“牌子”,儿子打老子“牌子”,司机打老板“牌子”,“找关系”“看牌子”之风盛行,极易滋生权力寻租,对党风政风的危害不可低估。

举头三尺有纲纪。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打虎”“拍蝇”“猎狐”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的当下,“大树底下好乘凉”“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潜规则迟早会在群众的监督下无处遁形、现出原形。领导干部理应提升自身修养,严于自律,破“潜规则”,立“明规矩”,时刻谨记“莫用三爷,废职亡家”的古训,让“打牌子”之人无隙可钻、无利可图。

必须正己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要以党章党规党纪为镜,树立良好的政德,廉洁从政,以身作则,管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身边人树立标杆;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结果必然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身边人就会毫无顾忌打着领导“牌子”办事,将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职务影响力当作捞取利益的“通行证”,取不义之财、谋不当之利、行不法之事,危害不容小觑。

必须严管厚爱。身为领导干部,既要严守规矩,刚正不阿,又要约束好身边人,提醒身边人莫“打牌子”谋私利,时刻谨记“不伸手,伸手必被捉”。事实上,不少领导干部腐败之祸的起因“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倘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纵容之,只会使“身边人”在歧路上越走越远,直至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必须守规明矩。“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领导干部要理直气壮讲规矩,不因关系、人情、面子而卖乖取巧、丧失原则;要提高警惕,明辨是非,对“打牌子”办事的,一律“不信、不见、不理、不办”,关死那扇“打牌子”者觊觎谋私的“方便之门”,绝不给其任何可乘之机。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奉劝那些“打牌子”说情消灾、非法牟利的人,彻底摒弃侥幸投机心理,遵规守纪,才不会捅下娄子,悔恨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