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号,常德市纪委通报四起问题:津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吴庭岸等弄虚作假让《行政处罚决定书》在文件中被执行;石公桥派出所所长丁志波违规收取赞助费用于公务开支;津市毛里湖镇财政所所长彭培文等将本人私章交会计何敏保管,致使何贪污并挪用公款55万元;澧县王家厂镇房管所竟然开出了“一房双证”的笑话。这都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惹的祸。
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庞大,个别人服务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工作作风散漫,导致党和政府形象受损,国家资产流失,信任危机难消。有的人走着走着就忘记了自己的入党誓言,忘记了自己入职的初心:用实干换口碑,以奉献写人生。工作中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是否偏离了方向;“看路”不仅要自律,还要有“他律”,有约束才更有前途。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多开展自查自纠的活动让人“不想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活动中要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病人讳疾忌医,只能是害人害己。“小病”早治早好,若等到恶化成“顽疾”“绝症”,再到“医院”进行大动作,“大手术”,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纠“四风”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贪欲是潘多拉魔盒,国家公职人员须天天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有“胆小鬼”拖腿,是否有“自私鬼”挡道,是否有“好吃鬼”滥用了公家的“奶酪”。用实际行为践行“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俗话说“好手难提四两”“一个好汉三个帮”,民众是一张移动的“天网”,监督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强大作用,织密织细监督网,公职人员因此也“不敢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进一步拓展线索渠道,可以在各大媒体中公布举报方式与二维码,邀请媒体记者和热心市民群众参与作风建设。及时提供“四风”问题线索,防止制度成为稻草人,防止监管出现真空,防止财政专户成为个人的提款机,使监管360度全覆盖无死角。当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暴露在民众的“摄相头”下,谁敢越“雷池”半步?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监督常态化,使为公者不能“乱为”。有的领导认为,公家的钱只要不进自己的腰包,只要是“公款公用就不算错”。如通山县燕厦乡虚报套取财政扶贫资金187.156万元用于维稳、接待及日常办公,其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放乡政府干部值班费和伙食补助7.173万元。滥用公权的,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钻法律“空子”的,最终把自己关进了“笼子”。
纪检督察盯紧重点区域,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手段,毫不容情。整改工作“回头看”,持续发力,化风成俗。用“放大镜”查问题,用“显微镜”分析问题,使公职人员“不能腐”,使政治生态不断优化,行稳致远。
纪检监督是治腐利器,“初心使命”是行动指南。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活动,学习焦裕禄,临睡前“放电影”,反思每一天的工作,不留些许小错。学习共产党的先锋模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心底无私天地宽,胸中有度是非明”,追求“无我”,才能找到“真我”,跨过“小我”,才能成就“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