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以纪检人的视角重读《红楼梦》

来源:赫山区纪委监委 作者:刘道睿 发布时间:2019-10-11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那块顽玉不知道牵动和滋养了多少读者的心,一部“满纸荒唐言”,引得“一把辛酸泪”。《红楼梦》作为中华古典文化瑰宝,毛泽东同志说:“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对《红楼梦》同样给予了高度评价:“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正是这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的文艺作品才能打造出来。”

如果以纪检人的视角重读《红楼梦》,又会有何收获呢?

看“得失进退”

要正确看待个人的进退得失。贾雨村是一名利欲熏心的无耻文人典型代表。落魄寄居在葫芦庙之时,他以“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自我标榜。其实,是“玉”和“钗”就不必执着于“善价”和“时飞”,因为路就在脚下,不必困于“椟中”和“奁内”。干部有多大的担当就能干多大的事业,无论处于何种位置,都要牢记“干”字当先,不因没有“位子”就自怨自艾、自暴自弃。

干事创业同掌握权力和担任职务没有必然的关系。张思德同志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毛泽东同志为他深情写下了《为人民服务》,号召全党要向张思德同志学习;黄文秀仅仅是一名普通的扶贫干部,她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的生活,扎根乡村,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被追授为“时代楷模”……这些人都充分说明,党员干部处于什么位置不重要,重要的是谋事、干事、成事的担当和决心。

相反,一味地汲汲于职务和职位,到了一定的时间节点,没有获得组织的提拔和重用,便认为是组织亏待了自己,要用“经济的补偿”来弥补“政治的失意”,就会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坠入深渊,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看“管住身边人”

领导干部要管住身边人。“凤姐因当家理事,每每看开帖并账目,也颇识得几个字了。”王熙凤作为一名连字都只认识几个的“家庭主妇”,在铁槛寺内,她接受了老尼的请托,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为此逼死两条人命。王熙凤如何能够影响地方主要领导的决策部署?这里面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段时间以来,领导干部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在相关领导干部不知情或者知情甚至默许的情况下,拿着鸡毛当令箭,上下其手,充当权力“掮客”。江西原省委书记苏荣的妻子于立芳被戏称为“地下组织部长”,坊间甚至流传着“在江西,于姐说话好使”的说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对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最近,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禁止利用领导干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提篮子”谋取私利的规定》《关于坚决抵制和严肃查处利用领导干部名义“打牌子”办事的规定》,既禁“提篮子”又禁“打牌子”,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其他特定关系人。不知情是失职,知情是渎职,知情而不加制止甚至“站台”和“背书”,这是严重违纪甚至职务违法、职务犯罪行为。

看“作风问题”

作风问题关系到一个政权的生死存亡。从秦可卿出丧的“压地银山”到元春省亲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从修建大观园的铺张奢华到贾府老爷的一掷千金,直接导致了宁荣二府“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一家如此,一国尤甚。作风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明末李自成刚进北京城,首先思考的既不是如何应对东北的满清,也不是处理国内的乱局,而是忙着搜刮金银财宝,房宅美女,导致民心尽失。仅仅42天,李自成只得落荒而逃。1949年3月23日,全国解放已成定局,当中央机关离开河北西柏坡,搬迁到北平的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时至今日,在“赶考”的道路上我们已经走过了7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过“赶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我们应该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在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浓厚的当官做老爷的习气,习惯于颐指气使、口大气粗、发号施令,特权思想严重,“四风”问题禁而不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而深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以中央八项规定为抓手,要求全党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自身做起,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以钉钉子的精神狠抓落实。党风政治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红楼梦》犹如一座高峰,从不同角度来看,都有不同的收获,从而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做到开卷有益,从而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