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吃食堂” 当休矣

来源:南县人社局 作者:汤旺 发布时间:2019-11-26

11月2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了湖南桃江县桃花江镇民政办主任刘朝阳违规套取打石湾敬老院资金案例。2013年至2016年,该镇民政办在敬老院伙食费中套取资金12.1万元,其中4.7万元用于民政办开支,7.4万元用于民政办10名工作人员违规发放补贴。

“吃食堂”原本是在学校学生中较为流行的说法,意思是吃得不好,没有富余的零花钱在校外吃好菜。然而,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一些人将食堂作为香饽饽,从柴米油盐中卡出钱财中饱私囊,存在隐性“吃食堂”的套路。

为什么会有人打起食堂的主意呢?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各单位的财经工作也越管越严,在其他途径无法揩油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便动了打食堂饭菜的歪主意。单位食堂一是在采购环节难以开具正规发票,二是在消耗上有不定量等特点。在发票上,大部分食堂采购来源于农贸市场甚至农户家庭的田间地头,要求开具正规发票在现行市场条件下难以实现,于是便出现了由店家、农户手工开具的销售单、白条等形式的凭证,再由单位内部人员签字证明便可以报销,监管上存在盲区。在食材消耗上,食堂食品属于快消品,当天买当天吃,几乎无法做到实时监管,于是便有了虚开菜单,多开重量等情况,商家为了保住稳定的客源,也愿意在销售单上动动笔虚开销售额。

桃花江镇民政办主任刘朝阳正是对食堂存在的特殊性以上两点了于指掌,才会面对纪委工作人员回答出“食材都是在信得过的杂货店和农户手里购买的,发票是店主开的,有单价、数量、日期等信息,经手人是敬老院院长,还有两名敬老院自己选举出来的五保户代表签名”这样带有迷惑性的说法,才会导致该敬老院出现每位老人平均每天食用大米460克、面条275克,相当于6碗米饭、2碗面这样如“巨人”般的消耗量。

三湘风纪今年还报道了常德市汉寿县蒋家嘴镇阳南塘小学2018年3月-7月共套取学生伙食费84390元。该校后勤人员和教师代表在经手食堂物资采购时,通过虚增大米、猪肉、面包、蔬菜等食材数量,将伙食费按月套出给六年级加班教师发放加班费。

“吃食堂”往往具有隐蔽性,那么该如何堵住漏洞,斩断伸向食堂的“黑手”呢?早在2018年8月23日,湖南省在全省开展中小学学生食堂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查处在学生食堂通过虚报、冒领、套取等手段,挤占、挪用、贪污学生伙食费或食堂经费,强制学生搭餐或通过食堂向学生乱收费等九大类问题,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斩断伸向行政事业单位内办食堂的“黑手”也可以借鉴该经验,从食堂耗材消耗量、采购成本等方面入手,对高于市场价的采购和高于人均正常消耗量的报销进行深挖严查,还可以建立公示制度,食堂采购的菜品、价格、重量每天在内部公示,接受职工和群众监督。

杜绝“吃食堂”现象重在把准食堂报销隐蔽性的“脉”,强化监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才能让那些 “动歪脑筋”者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