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清风廉韵 > 清风廉评

基层领导增强“向心力”的“三忌”与“三要”

来源:中共益阳市纪律委员会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5-01-26

    在党中央部署高压反腐,强调转变干部作风的时代大背景下,身处基层一线,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层干部们,需要切实的转变“人治”观念,丢弃“官本位”思想,以一名服务者的身份,认真负责的为人民群众服好务,谨小慎微地为党和人民用好权;时时、事事、处处,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他们面临的工作责任更大,心理压力更重,需要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作为基层领导者,特别是单位的一把手,如何顺应时代的要求,带好队伍,推动工作;除了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意识,处处作好下属的表率以外,还需要强化自己的德性修养,增强自己的亲和力,做好下属的贴心人,增强整个队伍的“向心力”!
    一忌以“家长”自居,要从善如流。近年来,受社会上一些风气的影响,少数党政机关有人套用企业的方式,称单位一把手为“老板”、“老大”,一些单位一把手也慢慢习惯了以“家长”的身份自居,变得妄自尊大,视自己的下属为“家奴”,视自己领导的单位为自家庭院,处处表现出“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的武断家长作风。奉行举贤唯“亲”,用人唯“朋”的家族式管理,导致巴结讨好,阿谀奉承盛行,模糊了同事的真实身份,人为地拉开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距离。这种情况的出现,责不在下属,而在领导。领导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己的党性和德性修养,自确抵制不正之风,在单位树立一种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导向。能在一起工作,是一种缘份,值得每个人都好好珍惜。当领导的职位高些,权力大些,这只代表分工和责任的不同,不应成之为等级森严的界限。作为领导者,更应该谨言慎行,从善如流,要给下属以必要的尊重,乐于听取下属的不同意见,给每一个下属表达自己內心真实想法的机会,主动架起与下属平等地沟通交流的桥梁。反之,别人看似对你恭服,那也只是惧于你手中的权威,内心会与你保持很远的距离,彼此之间隔着一座无形的山。下属与你离心离德,你将会成为一个“形式”上的领导,很难听得到真话,也聚不拢来人心,成为某种概念上的“孤家寡人”;不能全面的掌握下属的思想动态,也无法完全驾驭工作局势,必将陷入一定的被动之中!
    二忌以权压人,要以德服人。为政者,要以德为先,以德为要!如果德不配位,轻则遭人轻视,重则为人所不齿! 一个单位的领导,德行代表他的人品,德行影响到一个单位的风气,德行决定着他的凝聚力并影响其执政效果。作为一名领导者,忌自私、自满、自大。领导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人品德性,不但要处事公平公正,为人也必须光明磊落。要善于理解下属的难处,掌握下属的心理,了解下属的內心需求;钟对不同的情况分而“治”之,并做到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心灵靠近,调动手下一班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彼此之间达成一种工作上的默契并形成合力,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当领导需要有魄力,但亲和力也同等重要。自古驭下之术,讲究恩威并济。一个优秀的领导,要获得下属发自内心的尊重,赢得下属的信任,对你既敬且畏,除了要考量一个领导者的能力、水平,德行和领导艺术,同时也需要领导者发挥好自身的亲和力。高高在上,靠权力压服别人只能短时间的凑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别人就会对你产生抵触心理,继而表现出阴奉阳违!只有让下属心服你才能真正靠近你,信任你,尊敬你,你才能把手中的权力转化成一种应召力和推动力,发挥出凝聚人心,推动工作,服务大众的最大效应!
    三忌“公私”不同,要给人空间。当领导者,最好把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区别开来。上班时间是领导身份,下班以后最好能转换成朋友身份。不要一味地以领导的风格、领导的面孔和语气来对待自己的下属,不分上班下班,长期如此,下属就会对你敬而远之。要区别好上班时间的“公”和休息时间的“私”,除非迫不得已需要加班,要尽可能的让下属自由支配他自己的休息时间,尊重别人的休息权力。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都不一定相同,当领导的不要把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强加给下属,带有某种强迫性的让下属并不情愿地与你同乐。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以领导的身份强行“侵占”别人的私人生活空间,打乱别人的正常生活规律,这是一种极不礼貌同时也极其自私的行为。这样也会导致下属对你产生强烈的反感甚至厌恶心理,不但达不到增进感情的目的,反而给下属带来一种被奴役感,由此给工作中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谦受益,满招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些蕴藏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真理的话语,是值得每一位领导者认真学习和思考的!(桃江县 胡著宣)